物流 電商對決的王牌 |
編輯:北京亞之星物流有限公司 時間:2013/11/19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物流 電商對決的王牌 |
物流 電商對決的王牌 從第一個吃螃蟹的王峻濤創辦8848網站,到馬云與阿里巴巴的傳奇,中國電子商務經歷了火爆與沉浮。在電商競爭的硝煙戰火里,憑借什么才能在對決中取勝?誰又能在激戰中笑到最后?“中國物流策劃第一人”李芏巍的新作《電商的戰國》將龐雜的信息進行了有序梳理,橫掃電商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生動再現了電商江湖的風起云涌。 理性認識“雙11” 新金融:今年“雙11”天貓淘寶交易額破350億,遠遠超過了去年的191億。中國“雙11”網購日受到外媒的關注,《紐約時報》稱,中國“雙11”網購日已成為全球最大型的電子商務活動。你怎樣看待“雙11”購物熱潮? 李芏?。褐袊半p11”網購日交易數字確實驚人?!半p11”形成為創新升級營銷模式的理念,我用一句話來概括:“以發展來創造并發現需求,以發展去滿足并創造需求 ?!钡珜?1日前后一段時間內消費進行集中,相信根據大數據平均之后,一個周期內日均消費并不會有太大波動??梢?,消費量并沒翻番增量,但給整個社會消費看起來增加了非常大的體量。從單體消費者看,消費者60%以上是從傳統購物者平移過來的,30%以上是受網購吸引過來的。網購打折,消費者是獲得了實惠,但社會總運行成本其實增加了??爝f“爆倉”只是表面現象,其背后是整個商業系統超負荷運作,短期內商流、物流、信息流系統需要智能化和彈性化應對,長期內大眾的電商消費理念、結構都需要逐步向平穩化和常態化轉變。因為營建良性發展的生態圈,通過把店商、電商、服務商、供應商聚集起來,從而提高商業與交易的效率,降低成本,才能促進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新金融:據中國快遞協會統計,今年“雙11”期間預計將產生3.23億個快遞包裹。瘋狂的“雙11”給快遞企業帶來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李芏?。骸半p11”給快遞業務量帶來峰值,隨后也會帶來低谷。其實任何理性的商業公司都希望看到業務持續有序地增長,而非大規模上下波動。面對“雙11”,快遞企業要在極短時間內投入大量成本,若不是資本市場在后面支撐,很多企業甚至會難以為繼。 “雙11”給快遞企業帶來的機遇有:一、電商業務量激增促進了快遞業進一步細分,未來純為電商配送而生的快遞企業能在業務量的支持下得到發育,并逐步形成核心競爭力。二、快遞運力和節點的彈性業務能力得到檢驗,快遞作為第三方物流也將部分業務進行短期外包,部分傳統物流企業成為快遞企業的“臨聚力量”,未來存在跨界的整合,以“智慧化”狀態和“智能化”技術,通過策劃實現價值最大化的資源整合體。三、今年看來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的信息互通進一步加強,基于位置的服務衍生出很多商業機會,快遞企業信息化尤其是移動信息化存在較大市場機會。 “雙11”給快遞企業帶來的挑戰有:一、快遞企業由被動接受業務向主動預測業務轉變。大數據的來臨為消費者消費行為預測提供了思路。根據數據業務產生源進行預處理,快遞企業的業務邏輯將產生很大改變。二、智能物流理念貫入快遞領域??爝f企業依賴全面統籌運作網絡,智能物流將“人治”轉為“智治”,電商數據與快遞網絡系統根據云計算形成最佳方案??爝f下一步競爭領域將是比拼更優質、更智慧、更穩定的網絡。三、信息化技術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移動互聯改變快遞調度的局面,建立合理高效的機制,完善各項流程,創建新標準和管理系統,滿足和有利于帶動生產和消費的發展。 “得物流者得天下” 新金融:電商市場可以說正處于群雄爭霸之際。但是當舊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建立起來的時候,惡性競爭恐怕是難以避免的。在你看來,目前電商市場有哪些地方需進一步完善? 李芏?。菏袌鲆巹t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特定的歷史階段才能孕育出來。過去的一年,各大電商恩恩怨怨幾乎打了個“循環車輪戰”,外行人在看熱鬧,業內人士卻都在感嘆電商市場缺乏規則,缺乏除價格戰以外的競爭手段。我認為電商市場規則的大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給予電商行業平等化待遇。我國電商行業的身世不清、分類不明,行業本身又存在灰色領域,法律法規也沒有及時將電商納入體制內。不過,我們看到網店的工商注冊、繳納稅費、消費權益保障等工作已經鋪開,這是一個良好開端。 其次,豐富電商產業的競爭手段。價格戰是我國電商競爭現階段最熱衷的競爭手段,這可能將電商產業帶進死胡同。電商打價格戰,全是輸家,卻難斷“毒”癮。從參戰電商看,通過強烈的對立情緒渲染去爭取客戶,到頭來卻被揭發為價格欺詐,從而失去口碑。從消費者一方看,在價格戰的整個進程中都處于邊緣位置,成為電商企業拼數據的數字符號。我書中提到,電商的核心競爭力是“相對效率”,包括資金效率、信息效率、物流效率、人才效率等,而非“絕對價格”。 最后,制定電商市場的專屬規則。只有市場和行政兩方面施力,市場規則才能有序搭建。 新金融:電商大戰中,有的企業做得風生水起,有的企業曇花一現。想在電商大戰中生存下去,最應具備的素質有哪些? 李芏?。菏『统晒Φ陌咐?,我們都能看到電商人的努力。但光靠努力是不夠的,這不是一個拼體力的行業。我能看到的三個關鍵要素是“數據-品牌-供應鏈”。 第一是數據。電商企業作為基于互聯網開展業務的企業,就要具備“互聯網基因”,其中建立數據觀是電商企業基因序列構建中最關鍵的要素。商機的挖掘、客戶的發展及維持、搜索的優化、口碑的建立、供應鏈管理都要立足數據,而不是簡單人為判斷,這樣才能適應互聯網市場環境。 第二是品牌。誠然我們能夠列舉眾多逝去的品牌電商,但更多無品牌電商悄無聲息地死去。在搜索引擎、移動媒體、網絡廣告、微博自媒體、論壇、視頻、點評、百科、社會化書簽、社交網站、博客、簽到、音樂圖片類等浩瀚信息海洋中,要想在目標客戶群中留下品牌印記,并借助印記不斷累計投入,品牌就是電商的核心資產和競爭要素。 第三是供應鏈。哪家電商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響應個性化需求,并快速提供訂單服務,成為電商成功的關鍵。中小電商嚴控物流,大型電商自建物流,在各自能力所及范圍內,努力改善供應鏈的質量。 新金融:你在《電商的戰國》中寫道:“在信用、支付等難題解決之后,物流成為電商成長的最大瓶頸?!彪娚探鼛啄昙娂妼⒅亟鹪蚁蛭锪?,更有“得物流者得天下”的說法。那么目前物流對電商的成長存在怎樣的制約,電商又該如何去突破呢? 李芏?。骸暗梦锪髡叩锰煜隆边@個說法其實并不是電商獨有的邏輯,商貿流通行業領域都適用。只是電商這種以“方便、快捷、時尚、實惠”為內核的新興商貿流通模式,更強調用戶的消費體驗和口碑反饋,而物流是影響這兩項指標的關鍵因素。 電商該如何突破物流這一發展瓶頸,這是當前熱議的話題,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去認識?,F行的物流體系和電商營銷模式在發展中都會存在一些相互制約因素,物流管理手段、第三方物流、快遞、倉儲配送對電商的成長發展存在著影響,電商的高速發展中營銷模式又給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快遞、倉儲配送常態下形成超載荷的壓力。主要表現在適合電商發展的物流體系的建立,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電商營銷模式主觀靈動性等方面形成沖突。 我國的電商發展目前正處在生長階段,現在已開始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因為電商的信息業務和物流信息與業務是不同的兩種流程業務,需要對跨業界實戰方式進行分析評估,依照科學的方法來運作,才有可能獲取成功。電商與物流信息平臺有天然契合性,但在過去幾年物流平臺在實體主導和信息主導方面存在反復,淘寶推出“天網+地網”的計劃正是期求解決兩者之間實時聯動。一旦物流信息平臺有了突破性進展將極大刺激電商行業發展。完善電商物流配送體系,電商發展自然會突破這一瓶頸。 電商時代的物流變遷 新金融:電商的發展推動了物流行業的巨變。加強管理效率已成為整個物流產業面臨的關鍵問題。對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李芏?。涸黾訁⑴c度。電商的交易流程主要通過網絡來實現,信息的傳遞是關鍵。加強信息的有效交流,建立并完善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大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是整個產業的共識。我構想的這個平臺是以“人”為核心,不僅物流企業參與其中,電商企業也應該參加進來,同時消費終端、物流操作、市場營銷都涵蓋在內,消費者可以定制速度、時間、價格等,電商企業的需求信息和物流企業的供給信息互通有無,需求供給自動最佳匹配,合作對象和業務方式完全進入互聯網模式。 功能模塊化。信息技術應用使得供應鏈全程透明可視,物流企業加強倉儲系統管理、貨物組配方案和最佳運輸路線選擇的信息化、自動化,將業務編織成功能模塊的組合,然后根據電商業務的具體需求,通過模塊提取完成配貨和運輸流程。同時,還需要擴大GPS、GIS、自動識別和跟蹤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物流信息全面反饋到電商平臺,確保商家和消費者都能隨時了解商品物流的實時動向。 新金融:在微博中你曾說過:“只有物流業活躍,經濟才有活力?!弊鳛槲锪鹘绲念I軍人物,你認為物流是怎樣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的? 李芏?。褐袊锪骺偝杀炯s占GDP的18%,而美國才占8.99%。如果中國物流成本占比降到15%,每年將直接節省約2500億元,這為企業和社會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其他項目難以比擬的。這個結論是公認的,但潛意識的前提是將物流視作一個靜態的附加,認為壓縮物流成本才是對社會經濟的正面推動。 其實面對物流我們要做減法,也可以做加法。因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行業于一體的復合型服務產業,它不單單是純粹運輸加倉儲。以物流為核心,引導產業鏈條的形成和產業集群的成長,是我們過去十幾年來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領域?,F在我們可以看到電商對物流的投入,電商產業發展過程中物流系統與市場發展不相匹配的瓶頸就是需要投入來解決,用發展思維來解決發展帶來的問題,這是互聯網企業獨到智慧基因。 新金融:對于電商公司把物流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自建物流,你認為哪種方式更符合中國電商的發展現狀? 李芏?。壕湍壳皝砜?,開放合作的方式比較符合現實。目前很多電商公司自建物流,主要是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不足的原因,但自建物流成本巨大,并且企業憑一己之力難以做到盡善盡美?;ヂ摼W的全面普及使電商消費覆蓋到了部分偏遠地區,但只有少部分物流能夠到達這些地方,通過合作提升整體效益也就成為必然。電商企業的對外合作不僅僅限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它與其他電商企業之間也可以合作。電商企業之間通過合作實現彼此在不同區域的資源互補與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形成共同的競爭優勢。 就未來而言,物流外包是主流。電商過多涉足物流,一是成本過大,容易對自身資金鏈造成沖擊,二是術業有專攻,電商業務才是其主營業務,要取得企業的成功首先就得謀求電商領域的成功。隨著電商與物流合作的不斷深入和國家政策的引導,第三方物流會越來越完善。 李芏巍 中國物流專家,中國物流研究應用領域實戰派領軍人物,被譽為“中國物流策劃第一人”,廣州大學物流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廣州大學物流與運輸研究中心副主任,廣州大學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物策(北京)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
上一條:加快物流標準化建設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 下一條:完善汽車物流中心配套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