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服務典型業務模式及未來方向 |
編輯:北京亞之星物流有限公司 時間:2013/11/19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供應鏈服務典型業務模式及未來方向 |
供應鏈服務典型業務模式及未來方向 21世紀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各合作伙伴的配合能力、供應鏈服務的質量、響應的速度、成本、規模等這些都已經成為企業在商場上取得決勝權的重要因素?;谑袌鲂枨?,深圳企業最早把握先機,或從貿易、或從物流、或從通關等領域起步,進行了集成服務創新,開創性的拓展或介入到供應鏈服務。深圳供應鏈集成企業集成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和增值流(加工流)等多流流合一的業務模式,以精益和敏捷的供應鏈運營,擠壓供應鏈成本而創造價值。 一、典型業務模式介紹 1.采購執行 *業務描述 “采購執行”是指利用公司的豐富運營經驗、分布于境內外的采購資源網絡、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完善的物流配送網絡,對供應鏈進行整合,以制造廠、采購商、分銷商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從采購合同管理、訂單管理、信息交流、資金結算、物流及增值服務等全面服務,使生產商可根據生產需求實現實時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采購,分銷商可根據訂單來進行半成品或成品的JIT采購,從而實現快速反應、共生共贏的第三方供應鏈過程服務的創新交易模式。 *服務內容 ·市場調研 ·企業供應商管理 ·采購資金平臺服務 ·采購訂單管理 ·國際/國內采購結算 ·采購計劃執行 ·采購物流管理及信息反饋 ·跨國采購產品進出口報關 *客戶收益 “采購執行”服務將有效的幫助客戶簡化采購流程,加快企業資金周轉效率,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實現對采購產品物流過程的實時監控,提高采購執行的效率。使客戶在采購運作中降低成本,減少人力投入,更加專注于研發、生產、品牌和銷售等核心業務,構建核心競爭力。 *所需資源 ·建立采購訂單管理商務平臺 ·建立國際/國內采購資金平臺 ·建立國際采購結算平臺 ·擴大銀行融資信貸額度 ·完善采購訂單管理信息系統 ·完善的采購物流配套系統 *案例介紹 東方嘉盛為品牌商惠普公司提供采購執行服務,即協助其完成生產用成品采購環節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具體服務內容是提供從“OEM/ODM制造商”到“品牌商設在全國倉庫”這一供應鏈環節的報關報檢、保稅運輸、保稅倉儲、貨物分揀、國內配送等綜合物流服務,在提供這一服務過程中,公司同時為客戶完成銷售訂單收接,采購訂單分拆與傳送,電子發票信息傳遞(一一對應采購訂單),出貨預報、國際結算等配套的訂單流、資金流、信息流管理及服務。 二、卓越供應鏈企業的表現 1.超強的整合能力 供應鏈服務企業需要擁有跨領域、跨區域、跨行業的整合能力,要求經營者能夠調動盡可能的資源為其所用。供應鏈公司提供的服務具有“服務總承包”性質,其在多年與上游基礎服務提供商的合作中,不斷強化公司規模采購優勢以及與全球知名企業具有穩固合作基礎的優勢,逐步增強公司資源整合能力及與上游基礎服務提供商的議價能力,才能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基礎服務報價。因此,整合能力和調動資源的能力越強,盈利能力越強。 2.有質量的服務保障 服務質量是保證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根本,供應鏈管理的精髓在于能讓自身提供的服務嵌入客戶的供應鏈環節中。供應鏈服務企業能根據不同客戶對供應鏈管理不同需求,基于對政策法規和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理解,能夠結合客戶具體需求定制服務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并能在實踐中總結、提煉了一套貫穿業務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研發及執行流程,將其進行系統化、制度化、流程化管理,建立了持續創新的長效機制,確保能為客戶提供有質量保障的優質服務,從而建立持續的競爭優勢。 3.優質的客戶類型 供應鏈服務企業在進入市場前應該進行行業及客戶分析,并在長期的運作過程中優化行業及客戶結構。其所面對的客戶質地越好,其管理水平越高,能夠支付能力越強,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利潤水平。同時,客戶要求也越高,也有利于不斷提升供應鏈管理企業自身的經營水平,實現與客戶的共同發展。 三、供應鏈服務突破方向 供應鏈服務以創新的服務模式在獲得客戶認可的同時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但其以前的成功只是切合市場需求的商業模式的成功,遠非技術路線的成功。隨著市場的成熟及競爭的加劇,其贏利能力面臨挑戰,正經受資本市場的巨大壓力,必須在商業模式、服務產品、技術創新等方面有所突破。怡亞通供應鏈由“廣度供應鏈管理”,轉向“深度供應鏈管理”以及朗華供應鏈走供應鏈加設計的路線,都是其轉型路上的不同嘗試。其轉型之路,可能需要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1.市場開拓 在保持事業部制靈活性的同時,探索依托公司品牌及行業資源等系統化手段拓展市場,以信息系統等手段綁定客戶,提升客戶粘性與貢獻度。 2.解決方案 整合內外部資源,提供線上線下,從貿易執行到金融支持的全面解決方案,能深入企業內部運作,協助優化運作模式,創新價值。 3.扎根行業 扎根細分行業,憑借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及廣泛資源提供產業整合服務,從而推動商業模式及服務的創新并在其他行業復制。 4.風險控制 結合行業及產品建立風險控制模型及數據庫,搭建行業風險預警、營銷階段的事前風控介入、運作階段的風控持續跟進及事后的風險轉嫁與追索全流程的風險控制體系。 |
上一條:大而不強國內快遞業深陷同質化競爭 | 下一條:“西新歐”國際貨運班列年底即將開通 |